找到相关内容8134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弘扬“人间佛教”的精义 提升青年学子之精神品质

    病瘦者给予医疗,无护者为作护者,无所归者为受其归,无救者为作救者”之“舍身饲虎”的佛陀精神,二者共同构建了佛教的人间情怀。所以,大乘佛法的精义要求人们不在自顾自地修习,自顾自地成佛,而在慈悲为怀,在...

    郑晓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85085647.html
  • 南无观世音菩萨略解

    不论其层次高下,只要不谤三宝,不违背因果原则,都应受到发扬。而且,一般人信佛学佛的初阶,多是从求现世利益及现前幸福开始的,种下善根之后,逐步听闻佛法,渐渐提高层次便会修习《心经》及《楞严经》等所示的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90085663.html
  • 肃然起敬话“远公”

    的著名尼寺修习,道仪更加端心律藏,妙究精义,谦虚好学,热爱劳动。由于道仪不但苦攻佛学,学习勤奋,同时还生活简朴,粗衣素食,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。   七十八岁那年,道仪年高体衰,生了重病。病中,她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584385899.html
  • 洪州禅

    议事日程。怀海有鉴于当时实况,下决心予以改革,从而制定出《禅门规式》(载录于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六)。 《禅门规式》的内容,可归纳为以下四点。 一、折中大、小乘戒律,以方便禅僧修习为宜,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82586236.html
  • 中国西藏的历史沿革

    修习佛法的在家僧人素尔波且(100—1062)建立邬巴隆寺,整理吐蕃王朝时代翻译的经典,以此为中心发展出宁玛派。1073年款氏家族的官却杰波建萨迦守,发展出萨迦派。山南洛扎县的玛尔巴译师曾多次到印度...

    陈庆英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0486331.html
  • 马祖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开示方法

    根本。若能念念修习,自然渐得百千三昧,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,是此禅也。  “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”是什么“禅”?是最上乘禅,亦名如来清净禅,亦名一行三昧,亦名真如三昧。宗密说:“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,是此禅也...

    苏树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1687036.html
  • 晚唐五代洪州禅对儒、禅者之影响

    往往又是靠自力谋生的凡夫。而诗僧由于和官僚社会、文坛有密切联系,在中晚唐矛盾重重的社会政治条件下,也有可能卷入到斗争漩涡之中。他们在参学、修习时又来往各地,对社会下层的困苦也就有很多接触。这样他们的诗作...

    朴永焕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3087052.html
  • 《高僧传》的史学意义

    心静虑,修习禅定,一旦慧光发生,则了妄显真,返本还源。本传记载以禅定力,服智慧药,得其力已,还化众生的高僧。如竺僧显、帛僧光、竺昙猷、释慧嵬、释贤护、释支昙兰、释法绪、释玄高、释僧周、释慧通、释净度、...

    路则权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190387370.html
  • 佛门演绎的故事——韩愈、欧阳修与佛教

    自己的道统和经典。所以,彼时之文人,如果不受佛教文化的熏陶,不结交几个方外之友,不游历几处寺院,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。更甚至许多文人还同时接受、修习三者之文化,虽儒者因取士之需,谋合当时政治需要,时时还...

    戴长江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7311087936.html
  • 荷泽大师证道歌考

    ,一刹那顷,随顺修习。”考查古今禅宗,明心见性的人,历史事迹,通通照此三个法门修的。   〈证道歌〉   荷泽是悟后的人,将其境界发挥出来,名〈证道歌〉。   修道之人有证悟解悟之别,证悟是打破...   荷泽云:“修习即是有为法,夫所言修习,不离于智觉,既有智觉,即有照用,如是因果宛然,生灭本无,何假修习。”   一切有为法不同。   最上乘大乘是无为法,二乘小乘是有为法,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50288602.html